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70篇
化学   529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67篇
数学   116篇
物理学   3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精馏和光解纯化工艺获得的高纯偏二甲肼为原料,制备了渗透率范围为0.5-30μg/min的偏二甲肼渗透管标准物质.经过均匀性、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该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良好,为航天作业环境中各类快速检测仪的监控准确性提供了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42.
给出假设检验中p值的定义以及双边检验p值与单边检验p值的关系,介绍了利用p值将三种检验同时进行的方法及意义,最后给出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3.
可溶性固形物和碰伤是影响番茄品质的两个主要因素。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同时在线检测番茄碰伤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可行性。在单通道送果速度5个每秒条件下,采集番茄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对比分析碰伤与正常番茄样品的近红外漫透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碰伤与正常番茄样品的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在光强上存在明显差异,碰伤果光强要强于正常果,其原因可能是碰伤后果肉变软,透光性变强;在650和675 nm处碰伤果比正常果要多两个吸收峰,可能是碰伤后,番茄表皮颜色发生变化所致。选取贡献率占比最多的前三个主成数,对正常果与碰伤果近红外漫透射光谱主成分定性分析,正常果与碰伤果不能有效聚类,故近红外漫透射光谱主成分定性分析效果不明显,需选择建立高维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定性判别模型。故建立了碰伤番茄样品的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偏最小二乘定性判别模型,误判率为0%,能正确判别碰伤果,故选用碰伤番茄样品的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偏最小二乘定性判别模型作为番茄碰伤果在线剔除分选模型。通过对未参与建模的样品进行验证,能正确识别出碰伤果。经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偏最小二乘定性判别模型剔除碰伤果后,按照可溶性固形物指标进行分级。分别使用全部波段和606~850 nm的波段进行建模预处理,且对全部波段和606~850 nm波段光谱进行2阶导数预处理,前后平滑设为9,利用连续投影算法与遗传算法优选可溶性固形物的光谱建模变量,对比发现,利用未经算法筛选过的606~850 nm波段光谱变量进行建模,效果最好,建立了可溶性固形物在线检测模型,预测集均方根误差为0.43 Brix°。采用未参与建模的样品进行碰伤和可溶性固形物同时在线检测验证,碰伤样品的分选准确率达96%,可溶性固形物样品的分选准确率达91%。表明:番茄碰伤和可溶性固形物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同时在线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4.
采用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在碱性条件下电解石墨棒,得到水溶性的荧光碳量子点.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光谱(Raman spectrum)、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所制备的碳量子点进行形貌及结构表征,发现该碳量子点由1~4层石墨烯片层堆积形成,粒径在19 nm左右,厚度在1 nm左右. 通过荧光光谱(PL)、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制备的碳量子点进行性质测定,发现该碳量子点在400和525 nm处有两个荧光发射峰,且通过控制扫描周数可以调节两个发射峰的相对强度,从而调控碳量子点的荧光颜色:随着扫描周数的增加,400 nm处发射峰的相对强度逐渐减小,而525 nm处发射峰的相对强度逐渐增大,两个荧光发射峰分别与碳量子点的π-π共轭体系和含氧官能团的n-π共轭体系有关.  相似文献   
45.
栾苏珍  刘红侠 《中国物理 B》2011,20(2):27305-027305
<正>The statement for the third paragraph of the right column of page 3079 (Chinese Physics B, 2008, Vol. 17,No. 8, pp. 3077-3082 )[1]is inappropriate. This paragraph should be restated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46.
基于简化的光纤激光器模型,采用分步傅里叶方法,数值研究亮暗孤子对在光纤激光器中的传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光纤激光器中,亮暗孤子对是否稳定存在与群速度色散有关,亮暗孤子对在零色散区可以保持波形不变的稳定传输。同时亮暗孤子对受光纤激光器的小信号增益系数、饱和能量、初始脉宽、偏振角度等因素的影响。小信号增益系数越大,饱和能量越大,则亮暗孤子对的峰值强度越大,脉宽越窄。当峰值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亮暗孤子对发生分裂。偏振控制器可以控制亮暗孤子对的输出。本研究结果可为光纤激光器中亮暗孤子对信号源的产生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技术对采自云南南部的四种特色蜂蜜中的23种矿物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ICP-MS技术测定蜂蜜中多种矿物元素含量的稳定性、精确度较好,回收率较高;23种矿物元素中有21种元素(Na,Mg,K,Ca,V,Cr,Mn,Fe,Co,Ni,Cu,Zn,As,Se,Sr,Mo,Cd,Sb,Ba,Tl,Pb)在不同蜂蜜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7.74%,第一主成分中的Mg,Ca,Mn,Co,Sr,Cd,Ba 七种元素包含大部分蜂蜜信息;通过逐步判别分析,Mg, K, Ca, Cr, Mn, Sr, Pb共七种元素被筛选出来并用于建立判别函数模型,对所建模型进行回代检验和交叉检验,正确判别率分别为90%和86.7%,表明多元素指标对云南南部四种特色蜂蜜植物源的判别效果较好。鉴于所采蜂蜜样品都来自云南南部,气候和土壤等环境条件类似,四种蜂蜜中矿质元素的差异主要与对应的蜜源植物有关,因此,利用矿质元素差异鉴别蜂蜜植物源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化学与人类”课程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以教学、参与、创新、实践为特色的化学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49.
利用1H NMR技术研究了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二元混合体系,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的混合导致各组分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均比各自纯溶液有所降低,用吸附平衡理论清楚地解释了这个现象.通过定量分析,发现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混合使得其组分CMC降低的程度各异,可以理解为它们吸附于界面单分子吸附层上的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相吸或相斥)引起的.由此揭示了"协同效应"的实质,可以为选择适当的表面活性剂类型和混合比例以达到预期的性能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50.
The reaction mechanisms between formaldehyde and MoO_x(x = 1, 2, 3) have been studied thoroughly in this paper. Five reaction pathways were found in three reactions(reactions Ⅰ to Ⅲ) through studying the mechanisms of MoO_x(x = 1, 2, 3) catalyzing formaldehyde. Different products were obtained from three reactions. Of all three reactions, the barrier energy of Route ⅡA is the lowest(4.70 kcal/mol), which means in MoO_x(x = 1, 2, 3), MoO_2 has the best catalytic effect. Compared with other similar non-toxic treatments of formaldehyde, our barrier energy is the lowest. In this research, there was no good leaving group of the compound, so the mechanisms are addition reaction. We speculate that there must be an addition reaction to the more complex reactions to molybdenum oxides and aldehydes. As a chemical reagent for removing formaldehyde, it only absorbs formaldehyde and does not emit other toxic substances outward. Molybdenum oxides retain its original structures of the final products, which means it has excellent stability in the reaction of MoO_x(x = 1, 2, 3) + HCHO. The mechanisms of all three reactions are addition reactions, but they are entirely different. As the number of oxygen atoms increases, the reaction mechanisms become simpl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